• 8455线路检测中心






  • 8455线路检测中心医药服务网

    行业新闻

   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
    国家药监局发文,支持这类医疗器械

    国家发文,促进医疗器械创新
     
    近日 ,上海药监局发布《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提质增效扩能行动方案(2021-2022年)》。
     
    上述行动方案显示 ,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医疗器械创新、优先审批程序,对不同创新医疗器械实施申报前“一对一”指导 、“七优先”办理机制 、指定专人加强注册过程的沟通等。
     
    3月19日,国家药监局发布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(下称《条例》),同样要求将医疗器械创新纳入发展重点,对创新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审评审批,支持创新医疗器械临床推广和使用 ,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     
    《条例》还显示,将完善医疗器械创新体系,支持医疗器械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,促进医疗器械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,在科技立项、融资 、信贷 、招标采购、医疗保险等方面予以支持。
     
    支持企业设立或者联合组建研制机构,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、科研院所 、医疗机构等合作开展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创新,加强医疗器械知识产权保护 ,提高医疗器械自主创新能力。
     
  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赵毅新表示 ,继续鼓励创新,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,为新《条例》的突出亮点之一,本次修订体现了在确保公众用械安全有效的基础上继续鼓励创新 、促进产业发展的精神。
     
    创新活力不断提升
     
    对于本次《条例》的公布 ,江苏省某械企总经理与赛柏蓝器械交流时表示 ,《条例》很重视医疗器械创新,对产品创新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,期待各项细则的进一步公布和落地。
     
    据了解,2014年以来,国家药监局通过构建创新医疗器械优先审评审批绿色通道等措施,助力100余项创新医疗器械和临床急需医疗器械快速获准上市,企业创新积极性高涨,产业发展迅速 。
     
    从专利视角来看 ,广西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相关研究人员曾发布相关数据显示,2008—2017年期间 ,全球医疗器械专利申请量约199万件,我国10年间共申请专利超61万件,全球及我国专利年均增长率为3.62%和15.28%。
     
    我国专利数量从2008年的3759项(占当年全球总量的16.57%)增长到2017年的95098项,占当年全球总量的50.30%。
     
    从各国其他专利申请数量中也能看出 ,我国医疗器械专利申请持续高度活跃,从2009年起在数量上占据优势,超过美国和日本 ,专利申请数量增长的背后 ,是创新活力的不断提升 。
     
    但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,上述械企总经理进一步表示,随着《条例》的实施和落地 ,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强者恒强的情况 。
     
    因为部分地区审批经验丰富,了解如何审批 、关键点在哪里、产品能不能过、不能过的问题在哪里、如何需要帮助企业纠正等,那么《条例》公布后,这些地区就能更好地改进、执行和落实。
     
    相比之下 ,部分地区每年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数量有限,经验不足,《条例》公布后,这些地区在如何审批、如何放开以及需要抓住哪些关键点方面,或许会和经验丰富的地区产生更大的差距 。
     
    国产创新之路,任重道远
     
    其实除了地区差距,整体来看 ,我国医疗器械创新仍然任重道远。
     
    上述人士对赛柏蓝器械分析 ,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创新分为以下几类 :
     
    第一是真创新 ,自主研发新产品,成本高,难度大;
     
    第二是优化出新 ,原有基础上有一定改进和创新;
     
    第三是伪创新,称不上真的改进 ,流于表面改变 ,没有实质性价值 。
     
    “企业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市场和盈利,目前临床来更需要革命型创新 ,就像从马车到汽车的改变,而非换汤不换药的创新。但是由于政策层面对进口产品的限制,这些伪创新和改进型产品都有不错的市场空间。”上述人士指出 。
     
    广西检测中心相关研究人员也发布文章分析,虽然我国医疗器械专利数量增长迅速,但是从专利申请人排名中可以看出 ,全球专利申请人排在前10的都是大型,我国专利申请人主体多元,既有高等院校 ,又有企业,其中企业以外资企业为主。
     
    可见我国医疗器械创新与国际上企业是创新主体的发展模式不一致 ,具有较强专利创新能力的企业数量不多,整体还处于中等偏低水平,科技创新能力形势不容乐观。
     
    上述械企总经理进一步分析 ,国产医疗器械创新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:
     
    第一,创新需要有大量资金支持,特别是第三类医用耗材 ,目前来看至少千万元起步,但国内规模大、实力强的械企并不多。
     
    第二,国内械企融资难 ,需要资金发展新技术、新产品 ,但是没有新技术 、新产品就很难融到资 ,产生矛盾 。
     
    第三 ,临床新需求不能及时传达到厂家的研发系统中,此问题与企业传统结构有关 ,同时也需要国家去引导、疏通路径,支持企业和临床对接 。
     
    第四,要让企业看到创新后的利润点 ,引导产品推广 、使用和转化。

    地址: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大桥(嘉兴工业园区)双龙路3399号

    服务热线 :4006 -725-177

    电话:0573-83917233






  • XML地图